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机体稳态观 ,探讨了中医五脏调控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对机体稳态的影响。认为中医五脏调控理论充分反映了中医学的稳态观 ,同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五脏调控系统的调控机制可以在细胞、细胞间识别及大分子信息物质的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海马氨基酸含量。 结果: 模型组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氨酸(Ta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味四逆散组Glu、Asp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GABA和Tau含量变化不明显。 结论: 加味四逆散能调节慢性束缚应激反应海马部分氨基酸水平,防止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斌  严灿 《新中医》2005,37(8):15-16
目的:观察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湿阻证患者70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人7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尿木糖排泄率测定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等指标的情况。结果:湿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红细胞免疫指标RBC—C3bRR均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CD8、红细胞免疫指标RBC-ICR、SIL-2R均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阻证患者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指标间相关性分析:CD4/CD8与SIL-2R呈负相关,与RBC—C3bRR呈正相关(P<0.01,P<0.05);尿木糖排泄率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与RBC—C3bRR呈正相关,与RBC—ICR呈负相关(P<0.01,P<0.05)。结论:湿阻证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与机体营养吸收障碍及能量代谢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CAI课件的制作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本文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CAI课件的设计及制作技术,并对CAI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5.
应用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自身及其他学者的有关研究工作,分析了心理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医脏腑功能和证候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心理应激反应结合“中医方-证-效-脏腑”理论模式将为中医药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孙琪  敖海清  王全年  郭维 《广东医学》2012,33(14):2182-2184
慢性应激概念属病理生理学或生理心理学范畴,即非直接的致病因素,也非病理结果,而是介于因果之间的机体的非特异性复杂心身反应过程,是临床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机制,具有多因素综合作用、多系统共同参与、表现复杂多样的特点。心身医学的兴起以及社会文化与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1].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生理性应激(eustress)反应对机体有利,易于机体快速适应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但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病理性应激(distress)反应则对机体有害.由于机体的心理应激机制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心理应激以一种融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概念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和不同脑区核团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加味四逆散(JWSNS)的影响。方法 采用束缚制动的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和不同脑区核团c -fo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慢性心理应激可使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显著升高 ( 1. 309±0. 62和 0. 136±0. 05 ) (P均 <0. 01),并可诱导c- fos在大鼠海马、大脑皮质、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Pa)、室周核(Pe)以及弓状核(Arc)内广泛持续表达,其中以大脑皮质、杏仁核最为密集。JWSNS可明显降低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0. 877±0. 05和 0. 051±0. 02) (P均<0. 05)和上述脑区核团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cAMP、cGMP和c -fos参与慢性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而JWSNS可能通过影响环核苷酸系统和c- fos蛋白的表达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人群不同中医证候的心身反应特征及证候演变规律.[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等心理量表量化心理应激反应状态,运用t检验、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心理应激中不同中医证候、类证人群的心身反应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脏腑虚损类证与非脏腑虚损类证人群比较,其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加重,SCL-90各因子及SAS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在心理应激人群中,肝郁类证出现比率较高,但就应激损伤的程度而言,肝郁类证低于脏腑虚损类证.脏腑虚损类证的病理变化或中医兼证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随着应激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出现在应激反应的较后阶段;应激程度的加重,个体出现兼证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肝郁和脏腑虚损两大类证人群有共同的心身特征,即焦虑、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心理应激存在中医证型的人群其病位主要在肝(胆)、心、脾(胃);从演变规律上来看,可能是以脾作为肝胆与心的中介,由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脾虚→心或它脏虚损进行发展演变.[结论]心理应激不同中医证候、类证人群具有不同的心身反应特征,应激人群的中医证候演化具有一定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中医整体观和平衡观以及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以心理应激反应为切入点,提出研究假说:中医学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的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具体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采用“方-证-效-脏腑功能本质”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模拟“肝失疏泄、情志异常”的综合病理变化过程?就已取得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认为:肝主疏泄之所谓“疏泄”。其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具体而言,可能与调节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情志活动异常)过程中中枢多种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神经肽、激素、环核苷酸系统以及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有关,表现出多层次、多靶点以及多环节的作用特点;作用的脑区涉及到下丘脑(包括不同核团)海马,杏仁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